金杯远程共建辽沈醇氢生态 甲醇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

来源:吉利控股集团  作者:收藏
2024-12-09 13:34

640 (4).jpg

12月5日,金杯远程合作首款吉运新能源产品下线仪式暨醇氢电动产业发展大会在沈阳金杯公司总装车间举行。通过远程新能源技术的导入,金杯品牌焕发新生,重构金杯产品序列,首款产品吉运E6、E9正式下线,2025年还将推出针对辽沈地区特别定制的醇氢电动车型。目前,沈阳市首个甲醇加注站已经改造完成,到2026年达到40个以上。

12月4日,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在会见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时表示,近年来,吉利控股集团与辽宁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今年分别与沈阳、大连、朝阳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醇氢电动车产业发展。沈阳汽车与吉利远程首款合作产品下线,是双方深化合作的良好开端,相信会有更多合作成果不断涌现。

沈阳是我国实现工业自主的重要根据地,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将醇氢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应用的重要切入点。在大会现场,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昇智就近期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沈阳市甲醇汽车生产及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进行详细解读。

醇氢电动成为破解北方新能源困局的最优解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电池的性能大幅降低,直接影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据统计,2023年我国东三省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仅为1.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甲醇不仅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能将风光发电间歇不稳定的电能存储起来再利用,被称为液体的“电”、液态的“氢”。同时,甲醇在自然环境下是液体,储运用便捷,以甲醇作为能源的醇氢电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极寒气候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衰减问题,是北方新能源的最优解。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辽宁正在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质量的新型工业化来支撑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金杯与远程携手是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通过吉利远程技术导入,金杯产品和品牌一定会迸发新的活力。双方将把握发展机遇,打造绿色甲醇全产业生态,为辽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吉利是全球甲醇生态引领者、碳中和推进者,秉承着“用绿色甲醇破解世界能源和双碳难题”的理念,在甲醇领域耕耘20年,实现了醇氢电动汽车从小批量试点运行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跨越,已投入运营近4万台,累计行驶里程超200亿公里。这是吉利从0到1的科学冒险过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

商用车是汽车和交通领域减排降碳的重要突破口,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汽车整体保有量的12%,但其碳排放量的占比超过56%,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对能源结构转型起着很大的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表示,当前情况下,纯电动技术路线难以全面满足商用车新能源化和绿色化的发展需求,需要积极探索混合动力包括插电/增程、醇氢电动、氢氨内燃机等多元技术路线的推广运用,并给予政策鼓励和扶持。未来商用车电动化发展,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纯电、混动等多元技术路线或将长期并存。

辽宁省积极拥抱绿色甲醇 全面布局醇氢生态产业链

今年以来,辽宁省高度认可绿色甲醇所带动的产业链上下游转型升级,先后在朝阳、大连以及沈阳等地布局了醇氢生态相关项目,打造产业集群效应。

12月2日,沈阳发布《关于加快沈阳市甲醇汽车生产及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涵盖了推动甲醇汽车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产业化水平及增强零部件配套能力等方面,为甲醇汽车在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明确了醇氢电动汽车和加注站补贴、新能源同等路权等政策支持。在大会现场,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昇智对新颁布的新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李昇智表示,沈阳市正全力打通甲醇制备、加注、应用的全产业链,力争成为“甲醇汽车第一城”。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董事长周建群指出,醇氢电动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作为液态的氢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发电供电,环保性、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已得到充分验证,是北方寒区商用车新能源化的最优解。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的技术积累,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积极探索甲醇与电驱相结合方案,打造出了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目前已逐步形成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为用户带来商用车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表示,预计到2030年,在全球的可再生甲醇产能分布中,大约有一半来自中国,这其中大约80%的项目来自东北地区,并通过辽宁辐射到东北亚及全世界。

01.6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成功登记全国首例新CCER项目,标志着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对于推动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本项目在国家电投集团经营管理部指导下,由电投综能作为牵头实施单位,协同中国电力、山东能源等单位共同完成,项目年减排量约50万吨。

为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工作要求,国家电投集团组建电投综能专业化平台公司,承担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相关业务的管理。在推动CCER项目落地方面,电投综能协同中国电力、江苏公司、广东公司等兄弟单位积极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建设,作为主要单位编制海上风电CCER方法学获得国家审定首批发布;作为唯一海上风电项目业主代表参加2024年初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并签署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减排量交易合规倡议,全力支持主管部门加强海上风电数据质量监管;创新发行全国首单CCER碳减排量挂钩债券;大力开发国家电投集团海上风电等CCER项目。

本次项目成功落地,为全国海上风电CCER项目开发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实施路径。电投综能负责人表示,电投综能将联合兄弟单位,大力开发海上风电等CCER项目,一方面,通过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用于控排企业履约,降低履约成本;另一方面,通过CCER交易获得绿色环境权益价值,赋能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电投集团“均衡增长战略”走深走实,助力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TYN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