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制造业一定要打破过去的观念,不能再做跟随型、模仿型企业

来源:董明珠自媒体  作者:收藏
2017-11-17 12:00

在昨日的第三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中,董明珠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三个主题:挑战、责任和担当。

挑战:在智能制造领域,要具备挑战精神,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制造领域的领导者;
责任:中国制造业的责任在于,一定要打破过去的观念,不能再做跟随型、模仿型企业;
担当: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制造业是基础,媒体和传统企业要有担当,集结力量,实现共赢。
在演讲中,董明珠回顾了中国制造业近几年的发展,她表示:“三年来,我们举办了三届论坛,每一届、每一年,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变化,看到我们创造的力量,我们从过去到国外购买马桶盖,到今天我们能够自给自足的同时服务于世界,这是我们制造业的骄傲,同时也是中国的骄傲。”
董明珠指出,制造业是强国之本,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为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格力电器不断开拓创新,布局人工智能家居、新能源技术、智能装备等多个领域,从制造端、产品端两个维度发力,持续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
大咖评格力智能装备
现场领略了格力工业机器人的魅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马骏说:“格力电器不仅自主研发、制造电器产品的核心部件,而且还延伸到智能装备,包括高端机床、机器人等等,我们今天已经看到了。同时,格力电器不仅在传统的工业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而且还大量的应用信息技术。”

马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对格力的智能制造之路表达了由衷的赞赏,他表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是智造制造关键基础技术。在演讲最后他强调,全面实施智能制造,从大企业,中型企业到小企业,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是走在智能制造的大道上。

董明珠和柳百成
了解到格力对自主创新和品质的重视,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建东表示,海立也希望能够走格力这样的道路,专注于技术,专注于质量。
源源不断的“智造”力量由何而来?
装备制造水平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自主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是必由之路。作为助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格力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近年来展现了强大的“智造”实力。
格力源源不断的“智造”力量从何而来?来自格力自主创新的基因。一个没有核心科技的企业是没有脊梁的企业,这是董明珠和她带领的格力在发展之初就悟出的真谛。
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深入推进,格力也在通过不断超越与突破创新基因,践行“制造强国”,掌握智能装备的核心科技,提高装备制造水平,助力推进供给侧改革,这就是格力的突破和挑战。
“做机器人的企业很多,但很多企业愿意做集成,我们一直在做的是自主研发。这条路可能会走的稍微曲折一点,但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基础会打牢,以后才会得到更多客户的尊重。”格力的一位员工说。
作为中国智能装备的行业破局者,格力人在背后的坚持和努力并非常人能想象,我们完全可以说,格力的智能装备之路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深耕智能装备领域,格力无疑成为强大的新制造力量。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