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科院新增61位院士,国家电网公司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家陈维江当选。目前,国家电网系统已有7位两院院士。
陈维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电网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科研工作,在特高压输电、电力系统雷电防护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其成果在电力能源、轨道交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他全过程参与特高压输电技术研发与应用,作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主持雷电防护、潜供电弧抑制、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等多项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三十余年来,陈维江先后承担国家级和省部(行业)级重大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国家科技奖2项,其中作为第2完成人主要参与“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第1完成人主持“防止架空绝缘线路雷击断线用防弧金具、箝位绝缘子和带间隙避雷器研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批发明专利31项;发表SCI、EI论文127篇;制订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7项。
2004年,国家电网做出决策:发展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2005年8月,任命陈维江担任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院长,着手建设交流试验基地。
2011年,国家973计划项目“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电磁与绝缘特性的基础问题研究”启动。陈维江任首席科学家并主持项目。
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陈维江曾说,如果靠一个一个工厂自己来创新,今天可能还不能实现特高压技术突破 。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中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中国拥有所有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采取了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有机协同创新的模式帮了大忙。
特高压输电要用的所有设备在世界上都是全新的,没有可供借鉴的产品和技术、经验或标准。但如果靠一个一个工厂自己来创新,今天可能还不能实现这个突破。因为研究的难度太大,而单个厂家的技术、财力资源有限。国家电网主导创新后,组织协调国内外资源,既依靠国内技术专家,又吸收国外一些顶级专家参与进来。
国家电网院士天团
郭剑波院士
郭剑波,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党组副书记,2012年全票当选IERE(国际电力研究交流组织)副主席。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可靠性、电力系统运行分析、FACTS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薛禹胜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现任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7年内共获5项国家科技奖,以其成果为核心技术,还使所在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二等奖1项。
黄其励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 ,博士生导师,蒸汽工程专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7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25篇,专著1部。
周孝信院士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