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部,有一座库布其沙漠,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2000年前,这里是“草原第一城”朔方郡的所在地;200年前,由于连年战乱和无节制开荒放牧,此地渐成荒漠。

1988年,28岁的政府干部王文彪受聘担任沙漠盐厂厂长一职,但送他上任的越野车,被捂在离门不远的沙窝里。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厂长,感受到了沙漠的无情。

高大的沙丘,就要吞没盐海子和厂区的围墙。效益不佳,产品运输受沙漠阻隔,他决心开始治沙——没有人同意他的想法,职工都用质疑的眼神,等着看他的笑话。“那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完全没有人支持,但我最后还是做到了。”如今,王文彪慢慢述说当年。
28年后,谁也没有想到,当年的不毛之地,到今天已是6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
他,从一个治沙的想法开始,将此锁定为终生的事业。28年来,他带领的亿利资源集团研发出100多项生态种植技术,1000多个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生态种子,治理沙漠面积达1.27万平方公里,创造了4600多亿元的生态财富。
2013年,在非洲纳米比亚召开的联合国会议上,他被授予“全球治沙领导者”奖。
2014年,“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登录中央电视台。
2015年,库布其模式成为了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的一张“生态名片”。
2016年,全国“两会”,王文彪董事长参加工商联、民建界别委员联组讨论,并作为五位企业家代表与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汇报交流,“治沙扶贫”工作得到了党中央的关注与认可。
他说,“我们要发扬 ‘愚公治沙’ 的精神,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将治理沙漠事业进行到底,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生态与生意、扶贫与发展’互促共赢的新路子。”
年复一年,28年过去了,人们对他的关心停留在,那个“疯子”他还会永远坚守这份事业么?
(内容来自“亿利资源集团”,图片部分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