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业头条 作者:TCL收藏
2016-03-08 10:36

3月4日,在TCL集团两会媒体见面会上,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介绍了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增值税立法进程的建议》和《关于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建议》两个建议案。
李东生认为,去年国内外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经济调整和困难将持续一段时间。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企业应该适应变化,不断调整,大幅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为发展取得一席之地。在建议案中,李东生着眼中国制造业发展,提出建议降低企业增值税税率,取消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建议案,统观制造业横向、竖向发展对比,建议为制造业企业降低负担,集中资源提升企业研发力,从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
以下是记者会问答精华。
“TCL去年在美国销售彩电超过100万台,实现盈利”
记者:这次大家比较集中关注的都是两会的话题,而且是比较偏行业一点。抛开行业之外,从你个人角度而言,你在未来几年最想做哪几件重要的事情?
李东生:怎么把TCL做好,这是我们唯一全力以赴要做的事情。
我们这个企业重点发展的方面在哪里?有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应用,我们要从一个工业级企业转型到制造+互联,我刚才说企业定位是全球化的智能产品制造和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级的,二是努力国际化,现在我们的销售海外占47%,未来我希望很快能超过50%,能够有更高的比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记者:你们在海外市场和互联网应用制订了什么目标?
李东生:这个目标目前不好对外讲,我把重点都讲出来,互联网+是我们着重培养的能力,另外是国际化,我们认为是一个增长潜力更大的、更快的一个领域。
去年我们的手机在美国市场增长是很快的,彩电在美国市场增长也是很快的,我们去年在美国销售彩电超过100万台,去年很难得实现盈利,要在美国卖彩电盈利很难。手机在美国一直是盈利的,去年是销售的突破,做到1450万台,也是挺赚钱的。海外市场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我相信乐视这个项目今年就将能为双方带来实在可见的协同效益”
记者:大家都关注3月份乐视20亿要进来了,你们现在两家融合的怎么样?这个钱怎么花,有没有想好,像乐视这种玩法,业内也是议论纷纷。
李东生:这个事儿在3月份我们计划和乐视有一个合作的发布,简单介绍一下,这回乐视入股多媒体,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大家要最大限度寻求业务协同效应,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我们双方团队在做密切的沟通,已经找到很多协同的机会,大家都非常兴奋,我相信乐视这个项目,将在今年能够为双方就带来实在可见的协同效益,具体留待3月下旬的时候,双方会有一个专门的发布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准备怎么干。
“TCL部分厂区可以不开灯,因为没有人在里面,就两种设备”
记者:去年这个行业对机器人产业非常关注,也有一些企业间接合作或者直接投入这个产业,我想问一下TCL有没有这方面的投资机会,您怎么看机器人这个产业,它跟之前很多企业大谈智能家居一样,又是一个炒作话题呢?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您觉得现在中国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上还面临哪些问题?
李东生:看你怎么样定义机器人的概念,一讲到机器人,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星球大战里面那样的机器人,还有想到美国电影里面的机器人。实际上我理解的机器人现在已经在使用的就是一种智能设备,就是机器。这也是全球对机器人比较科学的定义,它不一定像人,但是它有智能的,它和自动化设备差别就是它有智能在里面,它不是重复一个动作,它可以有一个判断,通过这个判断代替人做处理,这就是机器人。如果从这个定义来讲,现在我们企业已经在使用智能化设备了。
按照这个定义来讲,目前在华星光电用的最多,将近有400套设备,我讲的是智能化设备。整个华星工厂投资很大,设备很大,但是没有几个人,我们大部分厂区可以不开灯,因为没有人在里面,就两种设备,自动化设备不断重复某一个动作,质量设备就有一个检测、智能化判断,叠加起来就取代了人。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很容易理解,智能化设备取代人还有一个过程,现在不完全取代,人到哪里去了?人就在车间外面通过电脑来操作前端的设备,作为智能化技术,还不能完全处理的一套事情,在外面用电脑操作。这是我们企业的现状。
我们正在筹建一个智能技术专项投资基金,我们会投资和我们相关的智能制造技术,为未来企业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服务。
具体来讲,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核心就是智能制造,而不是说简单的自动化制造,未来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达到这样的标准,就会在很多领域取代现在的劳动力,让整个生产的流程更有效率,让生产的工艺更为精湛,让中国企业更有竞争力。
“TCL的国际化战略:三军联动、品牌领先、扎根当地市场”
记者: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很多中国企业认为这是良好的机会,家电企业里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千亿到两千亿进军的机会。我们知道这些“一带一路”的国家和中国不是一个文化圈层,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兴起,如何成功推出一些国际化的战略,有没有相关人员、资源储备?
李东生:“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全球化、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我们围绕国际化战略,去年就提出了三军联动、品牌领先、扎根当地市场的战略。所谓三军联动,是把彩电、手机、家电三个主要产业合在一起,来进行推广,形成一个互相支撑的体系。扎根当地市场,把我们的工业能力、研发和服务能力在当地扎根,这样做的比较长久。现在大部分国家对进口关税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没有在当地建立工厂,制造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我们未来还是会继续这个战略,把我们的工业能力、产品技术和服务能力同时在当地扎根起来,支持我们当地的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
“做深产业链、价值链,并购重组”
记者:两个提案都和税有关,把企业的税降低,呼吁国家在法律的层面给企业节流,节流另一方面就是开源,今年2月份TCL和清华紫光有100亿产业基金,在开源的角度,TCL会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收益?
李东生:企业要保持增长,首先要在自己基本的业务当中还要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去年按照销售量来讲,彩电是1740万台,数量上排在全球第三位,手机是8300万台,数量上排在全球第六位,但是从销售收入来讲,我们排名比较靠后,跟企业收益直接相关的不是销售数量,而是销售收入。从供给侧改革,你要提高产品的档次,能够做更多的中高端产品,就能够增加你的销售收入,增加你的收益,这个显然是可以看得到。
另外我们会做深这个产业链,不单只是做产品,还做一个核心的基础,比如说配件。我们能够加深,进一步强化整个产业链的纵深,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围绕半导体显示以及芯片设计,这些技术密集以及资本密集的领域,我们可能会继续加大投入。
我们还会选择一些并购机会,扩大我们业务规模,扩大我们的产品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种并购重组的机会在未来几年都会不断的出现。
(原标题《李东生“两会”媒体见面会问答精华》)
责任编辑:仝亚娜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