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业头条 作者:康晓博收藏
2015-10-20 14:45
2015年10月16-17日,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中钢网、钢钢网、现代物流报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暨2016中国钢材市场走势展望”盛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办。
中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冶金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秘书长陈雷鸣,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一众行业“大佬”悉数到场,共同探讨着钢铁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钢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意义不言自明。但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却陷入困境:产能过剩、污染大户、钢价跌到“白菜价”;钢贸商倒闭潮、钢企高负债甚至资金链断裂……频频见诸报端的报道如阴云一般笼罩在钢铁业头上,使得这股支撑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强劲力量如今看上去孱弱无力。人们不禁在心底频频发问——钢铁业到底怎么了?这个产业的明天又在何方?
减量发展不等于不发展
在论坛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带来了一组数字:今年1到8月份,钢铁企业的利润是负180亿,其中8月份负120亿,主业亏损436亿,亏损面已接近50%。“这是我们中国钢铁发展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这个数据还仅仅只是加入协会的会员企业,对于全国大约500家企业来说,情况更加严重。再者,银行简单的息贷、抽贷、断贷使资本运行更加困难。此外,钢铁投资增速大幅度连续回落,对行业发展也极其不利。 ”他不无忧虑地说道。
不过,一方面是忧虑,另外一方面,李新创也很理性地看待钢铁行业。他在论坛上指出,目前,在中国所有大产业中,钢铁是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中国钢铁是全球的制造中心,也是消费中心。在整个进出口中心贸易大幅回落的情况下,钢铁产品去年增长5%;今年1到9月份,钢材出口达到8311万吨,同比增长27.2%。可见,在面临着残酷的国际竞争和贸易落差的境况下,钢铁行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说明中国钢铁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他预计,到2030年中国还需要大量的钢材,因此我们不能失去信心。
“减量发展“——这是李新创提出的策略。他提出,减量发展并不等于不发展,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流程调整的过程,是出口扩大的过程,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是多元并举的过程,是创新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企业应该关注问题导向,弥补短板,提高内在竞争力。竞争要素包括专业化产品市场份额高,资产负债率低,技术创新能力强,现代化管理水平高,多元收入和贡献比重高。要把产品做精、做独特、做的不可替代。
二、要千方百计降低负债率。根据目前国家政策,有很多措施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覆盖率。再者,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此外,应该降低管理成本,包括运营结构、原材料、渠道、产品结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环节,而是对整个系统管理成本的降低。
三、钢铁企业还要努力积极的拥抱互联网,千方百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用户创造价值。只有加快传统钢铁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最后,他强调,减量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挑战。从根本上是政府部门要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要下大力气解决即将面临的减产带来的职工就业安置、社会稳定问题,做到从根本上培育创新土壤,整合资源,引导技术创新。
“钢铁寒冬里”闪现出来的利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则结合宏观经济的走势来分析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在她看来,虽然目前钢铁行业困难重重,但整个经济已有企稳迹象,在“钢铁寒冬里”,诸多利好已经展露出来: 一、投资增速企稳,可能有小幅回升; 二、居民消费需求总体上平稳运行,还将连续几个月小幅上升; 三、商品、房地产、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消费进一步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四、投资项目增加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五、优胜劣汰,给优势企业带来整合的机会,市场将来可能会有一次这样的调整,甚至是洗牌; 六、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对钢材需求有望增加; 七、互联网带来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机遇; 在演讲的最后,任兴洲说,在上海自贸区挂牌以后,天津、广东和福建三个新的自贸区也开始挂牌运营,我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战略发展都给广大钢企带来新的机遇,她鼓励大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抓住新的机遇,找到未来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道路。 已到峰值?早呐! 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的演讲则更为激动人心——他提到最近参加的2015国民核算研究报告,该报告称今天的钢铁业并没有达到峰值,只是速度放缓。报告指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住房需求不断增长,现在人均住房仅20平米左右,而2030年要达到29平米,因此未来对钢铁业的需求必然有增无减。 钢铁电商企业尚未进入“战国” 钢铁电商平台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无疑是钢铁行业的一大亮点。据统计,目前通过钢铁企业、钢贸企业以及第三方搭建的钢铁电商总数已超过200家,在全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企业中占27.6%。 峰会还举办了一场钢铁电商论坛。来自中钢网、钢钢网等多家钢铁电商企业的领导者参与对话。他们均表示,虽然业内已涌入众多的钢铁电商企业,但实际上,目前业界企业还是“竞合”关系,钢铁电商竞争还处于“春秋”时期,尚未进入到“残酷厮杀”的“战国年代”。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