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黃迪南的报告才知道,原来上海电气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

2017-07-14 09:22来源:上海电气作者:

原标题:黄迪南受邀在第二十五届国际核工程大会作主旨报告

近日,以“核能—清洁、绿色、可靠的能源”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国际核工程大会(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clear Engineering)” 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国际核工程大会是国际核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会,素有核工程领域的“奥林匹克”之称,本次大会是中国第四次举办国际核工程大会,充分体现了国际同行对中国核能发展的高度关注。来自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以及各大核电集团、科研机构等世界各地的1000余人参加会议。
上海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应邀到会作题为《以可靠的质量铸就核电制造的生命之源》的主旨报告。
黄迪南在报告中分享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经验。他说,中国核电企业长期以来安全运行的经验,以及在核安全上保持的良好历史纪录,已成为中国核电走向国外的重要优势。这些年来,在推进和完善制造体系,不断扩大国产化供货业绩的过程中,核电制造“以质取胜”的理念进一步弘扬,对“可靠至上”的核安全文化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但在核电项目批量推进、企业新人不断入行的大环境下,需要给质量管理留出科学的时间裕度和良好的环境氛围,需要将质量管理的主要精力转向重点预防个别违规,避免问题重复与反复。
黄迪南介绍说,上海电气是国内最早从事核电设备制造的集团,发展轨迹几乎与中国核电产业同步,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核岛、常规岛、辅助设备、仪控仪表完整产业链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在核电质量和安全控制上,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在核电质量和安全控制上,树立了“担当、诚信、透明、规范”的工作理念。以“一体化”建设推动专业化运作,推动资源整合利用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最终带动上海电气核电产业竞争优势和核安全文化的全面提升,不断提高企业质保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用好“智能制造”,将“人因”对产品质量影响降到最低。 
黄迪南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互联网+核电”已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核电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目前,上海电气正与中广核携手推进智能核电,通过设计三维模型与制造工艺流程的无缝衔接,实现核电产品生产模式从“传统离散型制造”向“数字化高端制造”的转变。
报告全文如下。
 
收藏评论(0)
分享
  •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

查看所有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