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学者首获殊荣!“地理学诺贝尔奖”花落中国学者

2017-01-04 13:15来源:新华社、中国科学报作者:

工业头条获悉,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日前宣布,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2017年维加奖将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姚檀栋

姚檀栋目前担任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图为姚檀栋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实验室(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2016年12月26日摄)
由于历届获奖者均为在地理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学者,维加奖素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此次是中国乃至亚洲学者首次获得这一荣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姚檀栋用 “Surprise” 形容自己获奖的心情:“以前这个奖都颁给西方人。我的合作伙伴、著名冰川环境学家朗尼·汤姆森获得维加奖时,我曾参加他的获奖仪式。那时,我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获得这一奖项。”
姚檀栋认为,维加奖今年颁发给中国学者,体现了西方世界乃至全球对中国科学发展态势的关注和认可。他说:“让国际学界认识到中国科学家在研究青藏高原方面做出的重要工作,还是要靠团队的力量。2003年,中科院成立青藏高原研究所,打破了西方人此前在这一领域的垄断。之后中科院又启动相关战略先导专项,建立了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涌现出一批重大成果,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过去20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发现现在是过去2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gy
收藏评论(0)
分享
  •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

查看所有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