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建议被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人才流动不能“无障碍”!

2016-05-06 16:38来源:格力电器作者:

工业头条网获悉,日前,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主题为“集思广益 科学编制”的节目,全面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作为“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之一的董明珠提出的“应建立人才流通的好机制”的建议被纳入了《纲要》。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从2013年中期启动以来,历时近三年,起草小组经过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专家讨论等环节,最终撰写修订成文,并于2016年3月16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的闭幕式上以97.3%的高票率获得通过,成为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十三五”规划是非常复杂的体系,要想科学全面,除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专家智库的帮忙必不可少。为此,国家发改委特别聘请55位各行各业专家,组成了“十三五”规划的“智囊团”。专家委员会中企业家共4位,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就是其中一员。
2014年5月,董明珠收到一份来自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的聘书,她被聘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董明珠从事企业管理多年,她与其他三位企业家一起,从企业、市场一线的视角给“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很多更贴近真实的建议。
董明珠于1990年进入格力,稳扎稳打将格力从一个普通的空调制造厂打造成如今产业链完整的千亿企业,她对于人才的体会尤为深刻。在十三五规划专家组讨论人才问题时,董明珠与其他专家产生了分歧。
“当时我们在讨论人才的时候,大家就一句话:清除人才流动的障碍。我对此持反对意见”,董明珠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接受《焦点访谈》栏目采访
人才对于格力电器和董明珠来说是值得骄傲的资本:格力电器的8000多名科研人员几乎全靠自己培养,很多人从大学毕业就扎根格力,从技术员到专家,参与了众多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投产,格力也正是靠着自己培养的人才一步步走向行业龙头,走向多元化。
但近几年来,人才也成为格力电器面临的一大挑战:行业竞争对手恶意挖人,格力电器用大量的科研费用和经验积累培养起来的人才被批量挖走,“不光是国内企业,连国外企业也来挖我们的人,格力已经从‘黄埔军校’晋升‘西点军校’了” ,董明珠多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调侃恶意挖人的行为,但调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慨。
清除人才流动的障碍,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应该建立一个人才流通的好的机制,”董明珠在十三五规划的讨论会上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她认为人才流动不能完全“无障碍”,“无障碍”对于辛辛苦苦花大力气培养人才的企业不公平,只有在好的机制之下,人才合理流通才真正有利于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充分讨论后,董明珠的建议得到采纳,“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人才的表述最终修订为:“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的有序自由流动。”
图为董明珠的建议得到采纳,并被写进“十三五”规划纲要
在“十三五”规划草案的讨论中,像这样的思想碰撞还有很多,专家们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况经常发生,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向《焦点访谈》记者表示:“专家委员会55个人代表了不同方面,能够反映不同方面的意见建议,把它们汇集到一起对于完善十三五规划纲要非常重要。”
 
相关链接:
《不光巴西奥运会,罗纳尔多家用的都是中国空调!》
《董明珠:我宁愿把公关费用拿来做产品》
(原标题:《“十三五”规划纲要采纳董明珠“应建立人才流通的良好机制”的建议》)
 
责任编辑:gy
收藏评论(0)
分享
  •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

查看所有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