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建康的“+互联网”智慧企业梦

2015-10-14 14:23来源:工业头条作者:冯 峰 张文礼

——访苏州船用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浦建康

 

今年8月,来自各地50多位企业家组成的产业升级高级研修班在北京清华大学开课,坐在前排的一位特别专心学习、积极研讨……他就是本刊执委会副主任委员、苏州船用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浦建康。这次北京的专题学习,更加坚定了他加快实现“+互联网”智慧企业梦。

 

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

这次在北京举办的“江苏省中小企业产业升级(机械和汽车)专题研修班”重点学习了先进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投融资等企业升级技能。“现在企业必须要插上互联网和金融这二支翅膀才能腾飞。传统的制造企业必须转型才有活力,才能生存和发展。”我们采访伊始,浦建康董事长就阐述了自己对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观点。

“德国工业4.0是以制造业为基础,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运用于生产中,美国4.0叫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实现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我个人认为,以‘互联网+’为依托,我们苏州船用公司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要走‘基础制造+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之路!”作为我国目前已是同行业发展历史最长、产品数量最多、系列品种最全的船用动力系统企业的掌门人,浦董深知传统制造是基础、是根基的战略地位,而互联网则是实现新一轮腾飞的翅膀。“秉承科技创新未来理念,注重自身制造传统优势,运用互联网+创新模式”,这就是苏州船用的“+互联网”战略思维。对此,浦董早已成竹在胸!

回顾建厂40年,作为我国船用动力系统领域的一家旗帜型民族工业企业,苏州船用肩扛“中国的苏船、世界的苏船”使命,始终以振兴我国船舶工业为己任,坚持定位于船用特种推进器生产企业,并不断做专做强做大。不断努力将企业建成中国船用特种推进器一流的产业基地,建成特种推进器的研发中心,使公司产品走向世界!目前已拥有特种推进器领域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内研发制造船用特种推进器(包括主推调距桨、全回转舵桨、侧向推进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的装备承制单位……

“发展成绩?是历史沉淀的先天优势,也是未来创新的基础保障。”浦董认为,在当前“互联网+”、智能制造,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时代,传统制造企业都在面临着一个生死攸关的发展隘口,也面临着如何转、如何升、如何创的历史决择。本着“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公司精神,苏州船用将运用“+互联网”思维,引进先进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和系统,从办公管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总装调试、市场服务等诸多方面,努力实现公司的模板块、标准化、精细化、系列化、最优化发展。

 

以智能制造推企业升级

“在持续把目前三大系列做精做强做大,继续延伸和完善系列产品功率、规格等的同时,公司也正在探索向系统集成转型,力争能为客户提供全套的船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使企业有船用动力制造企业,升级为以‘品牌苏船、百年苏船’为发展目标的国内外船用动力系统集成方案解决商。”对此,浦建康董事长早已进行了周密筹划与布局,《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出台实施,为公司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今年629日,苏州船用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总股本为4,500.00万股,股票代码为“苏船动力”(832549)。与一些挂牌、上市企业老板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不同,浦董认为,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只是又一个新的开始,是加快智能制造、推进企业升级的新起点。“后40年公司如何走,靠传统型生产肯定不行,必须要在智能制造上下大功夫!”据介绍,公司二期厂房2016年底前建成投产后,整个四楼被规划为信息中心、大数据库,用于支撑公司的智能制造升级。目前,公司已建有功能强大的信息采集、系统分析、执行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了责任心强、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可通过现代化网络、通讯等设施及时、全面、准确地的了解国内外行业信息。已建立的ERP系统,可对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分析,确保公司科技创新研发方向更贴近市场,实现公司连续多年的“逆市飘红”。

在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中,浦董深有体会地写道:装备制造业通常要经历销售、研发、设计(工艺)、采购、生产总装、试验、售后服务等流程。研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动力来源于市场客户需求。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可较及时准确了解到客户需求,既省时、省力、省钱又高效快捷;设计可采取数字3D设计等现代技术,既直观又准确,而且一整套装备设计完整、一目了然;就制定工艺而言,许多零部件都需要加工,就一定要编工艺路线,也可用众包形式选择最优工艺路线,通过定型工艺编制、工艺设计程序与智能加工中心连接,大型零件或有毒有害危险工作岗位也可采用机器人操作;加工完零部件后可采用机器智能检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每个合格零件可贴标签入库,在装配时用手持式读写器在仓库里把所需物料一按,仓库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自动会把所有物料放到指定地点等待装配,还可使用机器人按程序进行标准化、程序化装配;试验时装上无线传感器可以把所需试验数据一览无遗;产品出厂后再实现远程诊断与预测,实现产品的全寿命服务……一幅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装备至销售服务的智能制造流程图,已了然于纸上,也成熟于浦董的脑中。

 

努力打造智能智慧企业

采访浦建康董事长,与其说是对他的访谈,不如说是我们的一次学习。睿智、沉稳的他,一直紧跟着时代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地引领发展,每次都能给我们很多的“惊喜”。“再过3-5年,中国会有很大变化。如果我们现在不跟上变化,那么3年后就肯定落伍了,将会被淘汰!”采访时,他的危机意识、创新能力和实干精神,令我们感动、佩服!

40年来,苏州船用秉承科技创新未来的理念,一直非常重视打造智能智慧企业,对创新研发事业进行了很大投入,还成立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成果应用显著的研发团队,并特聘罗罗公司、七〇四所、七〇一所、中船重工七〇二所、武汉船用机械等多位教授级专家为技术顾问,使公司研发队伍得到更有力的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相关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已授权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仅在2014年,就已拿到两个国家级科研技术项目。公司产品也分别得到了CCSLRGLBVABSKRNK等国内外船级社的认可。

“未来,公司将高标准建成智能加工中心,实现技术研发的全电子化、公司办公的全网络化,以及产品生产装配的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和最优化,加大使用智能机械人。同时,完成设计、加工、装配、试验、销售等环节的互联互通,建成内外部衔接的大数据系统。实现产品的全程网络化服务,进行全寿命跟踪和远程诊断、预警服务……”聊起公司未来的智能化、智慧型升级梦想,浦董娓娓道来,已是胸有成竹,而且显得那么刻不容缓。“当下在大力做的,就是要高度统一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和觉悟认识。在这场攻坚战中,人是关键。”他说到也做到。据介绍,公司坚持不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给企业中高层培训“互联网+”、智能制造等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加快推动公司智能智慧升级发展的进程!

 

“当然以上只是企业往智能化发展的一浅步,其实每个环节均逐步可实现智能化。企业发展离不开基础管理,我们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这样从宏观到微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金融才能打造成为智能、智慧企业,真正傲立于世界强企之列。”在学习心得的最后,浦建康董事长如此的郑重点笔,抑扬顿挫,掷地有声!从他满脸笑容和囧囧眼神中,我们也似乎读懂了一切……■

收藏评论(0)
分享
  •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

查看所有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