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中国区首席数字官: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有两方面风险!
2017-07-04 14:57来源:SAP天天事作者:
2017年6月29日,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信办、中科院、工程院和天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 “世界智能大会WIC(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迈向大智能时代”,致力于推动世界智能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培育新兴智能科技产业、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当天上午,国内一批IT产业领军人物和知名学者—李彦宏、柳传志、马云、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等先后做了精彩的演讲。当天下午,SAP中国区首席数字官彭俊松受大会邀请,在当天下午的“京津冀论坛-智能制造论坛”的圆桌会议上发言。

SAP中国区首席数字官彭俊松
圆桌会议由央视前主持人郎永淳主持,并邀请了来自通用电气、航天云网、三一集团、摩拜单车的嘉宾一同参加。会议围绕着两大议题——“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天津制造业转型“,在与会的五位嘉宾和主持人之间进行了精彩的对话。
彭俊松的发言主要围绕着“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风险管控“这一主题展开。他结合SAP多年以来在数字化转型领域里的积累和经验,主要阐述了制造企业来自两个方面的转型风险。
第一方面的风险是,也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是在转型之前进行商业论证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和不充分的情况,从而在一开始就给转型项目埋下了地雷。
以当下十分流行的从制造向服务的转型为例,按照业界的研究成果,其转型方式可以细分为面向产品的服务转型、面向使用的服务转型和面向结果的服务转型等3个大类8个小类。在企业制定决策的时候,需要进行严密的商业论证和可持续性分析,选择最适合的种类,结合产品特点、客户价值和产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无疑,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向服务进行转型。例如,尽管汽车自动驾驶的技术难度很高、投入巨大,但依旧有很多汽车制造公司趋之若鹜,希望将自己打造为出行服务企业,其原因就是这一转型可以给客户带来巨大的价值。但是,尽管同为制造企业,却很少有生产洗衣机的企业向服务转型,做上门收取衣服再送回的生意。
事实上,国外在10年前就已经针对服务转型的商业可持续性做了十分充分的研究,企业在做向服务转型决策的时候,会考虑很多因素。SAP认为,对于国内的企业,在启动转型项目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研究,运用价值工程的技术,对各种情况进行预判,从一开始就为转型项目的成功奠定基础。
第二方面的风险是在制定转型项目的技术路线时,容易受到市场上技术热点的影响,失去应有的落地性和前瞻性。
对于国内的制造行业,近年来有大量的概念被引入到国内市场,点燃了技术热点快速切换的序幕。以工业4.0领域为例,MES、C2M、工业云,乃至机器学习,几乎每隔半年到一年就有一个新的热点出现。这些新技术,固然给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但是也给企业技术路线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和困惑。
SAP认为,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目前正处在从传统的以制造系统为中心的单核架构,向数字化核心加数字化创新系统的双核架构的转型过程中。这一转型,如何将实用性和先进性结合到企业的技术路线中,是每一位企业CIO和CDO不可回避的风险。
在总结环节,彭俊松进一步认为,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不存在所谓的“弯道超车”的可能,必须要在遵循科学的方法论的前提下谨慎进行,以确保合理的投资收益。而在这当中,数字化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驱动力。
正如在上午的演讲中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所说,纵观近几十年全球经济的发展,IT技术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力量。以股市排名这一风向标为例,在1977年,美国股市上市值排名前五的企业(通用汽车、福特汽车、通用电气、IBM和艾克森美孚)中只有一家是偏硬件的IT公司;而到了2017年,市值最高的前五家(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则全部都是IT公司,而软件是这些企业的主要业务。
(原标题:制造企业转型,风险何在?)
责任编辑:kxb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 · 中信戴卡首款人形机器人骨骼零部件正式发货2025-11-05
- · 新松移动机器人荣膺“辽宁优品”称号2025-11-05
- · 7499元!全球首款家庭智能体机器人来了,越疆率先让具身...2025-11-05
- · 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发布2025-11-04
- · “夸父”来了!首个5G-A具身智能机器人电网巡检应用示范...2025-11-04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