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自然》杂志评选出了中国十大科学之星!

2016-06-21 15:15来源:工业头条作者:编译:刘一昕
写在前面:从古代DNA到中微子再到神经科学,在中国,这些顶级的研究者们正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并且正在提升着中国在科学界的地位。他们,正在改变世界!
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英国《自然》杂志秉承着“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的理念。北京时间今日凌晨,《自然》官网公布了评选中国十大科学之星的最终结果!
吴季:胸怀远大科研计划的中国顶级空间科学官员
在吴季的办公室里,可以看到许多航天器模型,其中包括执行了中国首次探月任务的嫦娥3号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这是2013年12月中国向世人展现了在航天探索上的壮志。
时间回到2011年1月11日。当时,吴季领导的中科院下属机构之一获得了用于研发航天器的资金。目前,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又已经启动了两项新的计划。其中一项是悟空号,一颗旨在搜索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卫星。
对吴季个人来说,吴季非常注重强调中国的研究工作必须依靠科研的内在价值,而不仅仅是其对国家的重要性而获得称赏。在他眼里:“没有中国的空间科学这回事,只有科学。”
吴季还说过:“我们中国是个大国,应该对人类文明做出些贡献。”
叶玉如:通过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来探究大脑的神经学家
 
她生于香港,曾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1993年开始做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她跨界进入生物技术行业,探索支持神经元存活和发育的神经营养因子。
叶玉如说过,“我睡得非常少”,她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当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时间就过得很快。”
如今,叶玉如正在搭建一座沟通香港和大陆医学的桥梁:她希望可以接触更多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人,以推进临床研究。
颜宁:解码问题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学家
 
颜宁曾经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了博士,并且做了博士后研究。于2007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当时她30岁,是全中国最年轻的女性教授之一。她一直致力于解码镶嵌在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的结构。
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物化学家罗纳德·卡巴克(Ronald Kaback)说过:“5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结晶GLUT1,突然有一天,颜宁就得到了答案。”
颜宁觉得,在中国工作的优势之一是从来不用担心资金,并认为结构生物学在中国有光明的前景。
高彩霞:一位试图通过改进农作物的基因编辑专家
 
上大学前,高彩霞本来想学医,但被分配到了农学专业。 “我对农学一点也不感兴趣,但我的信条是:只要干这一行,就要尽力而为。” 在完成关于草原生态学的博士研究后,高彩霞转行,在丹麦丹农种子公司(DLF)从事植物基因工程工作。
高彩霞对自己后来回国的决定感到很满意。因为在她看来,中国对农业研究的重视程度要高于欧洲。
作为一名乐观主义者,高彩霞拒绝接受公众对转基因生物的恐惧。“如果我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些人,询问他们对转基因生物的观点,他们会说一点也不想要转基因生物。我就会停下来教育他们。他们都大感惊讶。”
崔维成:中国蛟龙号深潜计划的领导者
 
四年前,崔维成乘坐蛟龙号深潜器,达到了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的深度。他说:“那里十分荒芜,但有种奇特的美感。”
蛟龙号使得中国成为了少数几个有能力探索深海的国家之一。
崔维成目前就职于上海海洋大学,他的目标是到达地球上最深的所在:深达11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挑战者深渊。
崔维成说,“海洋属于全人类,而不是单个的国家。”
王贻芳:一位顶级的高能物理学家
 
王贻芳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所长,他想建造一座周长50-100千米的环形粒子对撞机,超越欧核中心周长27千米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王贻芳说,之所以他敢于申请这个计划,是因为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成功。
就连哈佛大学的数学家丘成桐都表示,“他往往都会成功。”
付巧妹:用古人类的遗骸改写亚洲史前史的遗传学家
 
付巧妹说,2009年当她来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攻读古人类基因组学博士学位时,她是十分紧张。她在中国的硕士研究是关于早期农民饮食的,并没有古代的DNA,甚至基因组学方面的经验。
2016年1月,她回到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代DNA实验室的主任。
关于她为什么回国,她说:“我对中国和东亚发生的事情很好奇,而且我觉得是时候回来了。”
秦为稼:帮助中国建立在极地大陆科学足迹的极地学家
秦为稼是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执行副主任。
秦为稼希望中国能够从冰穹A上取回地球上最古老的冰,它有助于揭开南极冰盖的历史,并告诉我们冰盖曾发生过哪些变化。秦为稼说,“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预测冰盖会对变化的气候作何反应。”
陈吉宁:解决空气污问题的环保官员
 
1993年,他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在2012年就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校长。而现在,他成为中国进入现代以来最有实权的环保部长。
作为中国环境保护部的部长,他对中国的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等环境污染现象有治理责任。在上任的头15个月中,他已经通过大力清理腐败现象、确保地方官员和企业遵守环境法规,获得了许多环保人士和科学家同僚的信任。
陆朝阳:量子界年轻的物理学家
 
陆朝阳曾在浙江省的一个小村庄上学。那时,他就爱上了物理学。“你能通过几行简单的公式就可以理解世间万物是怎样运作的。”
33岁的陆朝阳已经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家,以量子纠缠研究闻名。量子纠缠指不同粒子无论相隔多远,量子态都可以相互关联的现象。陆朝阳的目标是将量子纠缠扩展到可以用于计算的程度。
责任编辑:刘一昕
 
收藏评论(0)
分享
  •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

查看所有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