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难获得”的中国“绿卡”有多难拿?能拿到的外国人都非等闲之辈!

2016-05-30 12:16来源:康明斯中国作者:

以下文章来自康明斯中国官方微信平台,标题为工业头条所加。

在很多人为拿到一张美国绿卡耗尽心机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了解中国的“绿卡”有多难拿。前一阵子,康哥听说CBA首钢男篮球星马布里获得了中国绿卡,甚是兴奋。
马布里感慨这个小卡片太难拿了,媒体评价这是宇宙中最难获得的绿卡,没有之一!
天啦噜,今天,康明斯的中国通曹思德居然拿到了!
要知道,没有多少外国人能获得在中国的永久居留权。这是多么无上的荣耀啊!要知道,中国的“绿卡”更像一张荣誉证书。能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都非等闲之辈,即使这样,好多首富也没有拿到中国绿卡(康哥在此大笑三声)。
那么,我们的曹思德先生是怎么做到的呢?
曹思德(Steve Chapman),负责中国和俄罗斯业务的康明斯集团副总裁。他于1985年加入康明斯,参与在华许可证生产前期规划。在中国工作超过20年,他的工作对中国柴油发动机行业,乃至商用车和装备制造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开始,我就是来中国卖发动机的!后来……
1985年,曹思德加入康明斯国际部,从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康明斯与东风公司的许可证生产协议谈判工作。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想把康明斯发动机卖到中国市场,扩大国际业务。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开启了他与中国业务以及中国汽车及整个装备制造业的不解之缘。
他亲身见证了康明斯在中国从无到有,再到植根中国,成为中国工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参与和领导了康明斯在华三大发展阶段:八十年代的许可证生产、九十年代的合资经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的合作研发
在曹思德等人的努力下,康明斯在中国成立了30多家运营机构,包括5家发动机合资厂、并投产关键零部件和电力系统产品、搭建起20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在武汉建成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在重庆即将建设大马力研发中心;并且一直推动中国汽车等产业的环保动力技术升级,并与中国伙伴一起为排放和能耗等环保法规的科学规划建言献策。
30年间,康明斯在中国从1间办公室、8名员工、年营业额只有800万美元,发展到2015年拥有30家机构、9,000多名员工、销售额38.09亿美元的运营规模。
曹思德的获奖感言简短而直接:“我喜欢中国,能够获得中国绿卡,无论是对我个人,还是康明斯公司,都是莫大的认可。它将鞭策我们在未来继续为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贡献一份力量,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值得信赖的产品与服务,为本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当然,我一定不会辜负这个荣誉,当一个好‘居民’!”
别以为我只会卖发动机,呵呵。。
曹思德一直积极推动中美企业以及政府社区间的互动交流,美国印第安纳州哥伦布市(康明斯总部所在地)已与武汉(硚口区)、无锡和襄阳结为友好城市。他不仅致力于推进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和产业的交流,还一直把助力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当作工作重点
2010年起,他被推选为“武汉市市长顾问团”成员,为武汉市发展建言献策。为表彰曹思德在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北京市政府向他颁发了“2011-2013年度北京市外国专家长城友谊奖”。曹思德还曾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外国人之一。
作为康明斯中国区企业责任领导委员会主席,曹思德亲自审核企业责任项目,并推动康明斯在教育、环保和平等机遇等领域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此外,他积极推进多元化,聘用不同背景的员工,并大力培养他们,让他们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在他的倡导下,康明斯中国间接采购的主要供应商中61家是少数民族企业、女性企业、慈善性或小型企业
事实上,平台很重要,别嫉妒我~
正如曹思德自己所说,这一荣誉更是对康明斯公司在华多年经营的认可。康明斯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的1940年代。1941年,美国对华军援物资中就包括配备康明斯发动机的江防巡逻艇和军用卡车。
康明斯在华40周年视频
70年代,伴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康明斯也开启了中国业务。康明斯及其关联子公司在华累计投资超过10亿美元,四十年来,康明斯已经成为包括东风汽车、陕汽集团、北汽福田和柳工集团在内众多中国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伙伴,康明斯二十四个发动机系列中已有十五个在中国本地生产
有了强劲的业务支持,曹思德也可以更多的投入到本地化项目当中,为与中国伙伴的双赢合作出谋划策,为中国的公益事业添砖加瓦,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十足的中国通。所以,个人努力非常重要,像康明斯这样的大平台也很重要哦!
(原标题:《“中国绿卡”怎么拿?康明斯副总裁亲身指导!》)
 
责任编辑:高原
收藏评论(0)
分享
  •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

查看所有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热门文章